农家书屋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,近年来在广大农村地区焕发出蓬勃生机,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更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、助力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走进各地的农家书屋,书籍种类日益丰富,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类,还涵盖了文学、历史、法律、儿童读物、健康养生等多个领域,满足了不同年龄、不同层次村民的阅读需求。许多书屋还配备了电脑、投影仪等设备,实现了数字化升级,村民可以便捷地获取线上资源,查阅信息,学习新知识。
更为重要的是,农家书屋的功能已从单一的图书借阅延伸为多元化的文化空间。这里定期举办农业技能培训、普法讲座、健康知识科普、亲子阅读、书画交流等活动,成为村民汲取知识、交流思想、提升技能的文化驿站。孩子们放学后有了安静的学习场所,老人们也有了阅读休闲的好去处,书屋悄然改变着乡村的生活方式和学习风气。
农家书屋的活力迸发,有效激发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。它培养了村民的阅读习惯,提升了文化素养和科学种养能力,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。同时,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传承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了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增强了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实践证明,建好、用好、管好农家书屋,对于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未来,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,创新管理机制,丰富服务内容,使农家书屋更好地融入农民生活,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“精神家园”和“文化粮仓”。